正规的股票场外配资平台 原炮兵部队政委——张池明

图片正规的股票场外配资平台
张池明
张池明(1917-1997),曾用名张家相、张赤民,河南省新县人,享年80岁。
幼年读私塾,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,1932年被编入红军,1935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。
土地革命战争时期,曾任河南光山县儿童团总队长,少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宣传干事、儿童局常委兼秘书长,红25军独立第13团少共团委书记、军部秘书,红15军团司令部作战科代科长(科长宋时轮【上将】),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员;参加了鄂豫皖、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反“围剿”和红25军长征。
图片
红军时期的张池明
全国抗战时期,先后任八路军115师第344旅作战科代科长(参谋长卢绍武【少将】),第344旅第688团参谋长(团长陈锦秀、韦杰【中将】,政委何柱成【少将】、刘震【上将】),第344旅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(纵队长覃健【中将】,政委常玉清【少将】),115师冀鲁豫支队第2大队政治部主任(大队长覃健,政委常玉清),八路军第5纵队第2支队第10团政委(团长张天云【中将】),新四军第3师第8旅第22团政委兼政治处主任(团长张天云)、第8旅兼苏北军区盐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(旅长兼司令员田守尧,政委向明)。
1943年赴延安中央党校学习,1945年出席了中共七大会议。
图片
张池明的七大代表证
抗战胜利后赴东北,相继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松江军区政治部主任(司令员卢冬生、聂鹤亭【中将】,政委张秀山),哈尔滨卫戍司令部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(司令员李天佑【上将】,政委钟子云),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2师政委(师长温玉成【中将】)、第6纵队第16师政委(师长王东保【少将】),东北野战军第6纵队第16师政委(师长李作鹏【中将】),解放军第43军第127师首任政委(师长李作鹏)、第43军政治部主任(军长洪学智【上将】,政委赖传珠【上将】)、第43军政委(军长李作鹏、龙书金【少将】)。
图片
海南岛战役时的张池明
新中国成立后,历任陆军第43军政委兼中共海南区委第二书记,中共华南分局粤西区委第一书记和粤西军区政委(司令员龙书金),中南军区后勤部政委、部长兼政委,军委总后勤部司令部参谋长(1955)兼后勤学院副院长(院长李聚奎【上将】),总后勤部副部长(1962.部长邱会作【中将】,政委李聚奎)兼后勤学院院长,总后勤部政委、党委第二书记(1967-1973.部长邱会作【兼】)。
图片
张池明将军纪念丛书
1975年至1977年,任解放军炮兵部队政委(司令员张达志【中将】)。
1955年被授予解放军中将军衔,先后荣获二级八一勋章、二级独立自由勋章、一级解放勋章和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。
是中共第九、十届中央委员,军委委员(1969-1977)。
前妻:张明(1920-1943),江苏省灌云县人,新四军烈士。
夫人:刘平(生卒年不详),山西省兴县人,是开明士绅刘少白之女。
图片
张池明将军全家福
在国家决定修建“京九”铁路后,中将和大别山籍出来的其他老红军一起向中央打报告:“希望'京九’铁路拐个弯,从大别山腹地的革命老区经过……”最终,老将军们的愿望得以实现。
图片
张池明将军书法手迹
注:
陈锦秀(1911-1938),河南省固始县人,著名抗日英烈。
田守尧(1915-1943),安徽省六安县人,著名抗日英烈。
向明(1909-1969),山东省临朐县人,后任山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。
卢冬生(1908-1945),湖南省湘潭市人,烈士。
张秀山(1911-1996),陕西省神木县人,后任国家农业委员会副主任。
钟子云(1911-1999)正规的股票场外配资平台,河北省东光县人,后任国家煤炭工业部副部长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赤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



